对灵寿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94号建议的答复
聂卫明代表:
您提出的“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,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为提高我县农民收入,农业农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。
一、全方位做好粮食生产管理,提高种粮农民经营性收入
一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深入实施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印发了《灵寿县小麦控旺镇压项目实施方案》、《坚决禁止各类割青毁粮行为工作方案》、《灵寿县2024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施方案》、《灵寿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》等文件,对小麦镇压机具调剂调运,实施麦田镇压,抓好麦田机械镇压措施落实,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。将补贴与耕地保护挂钩,有效调动了农民保护耕地、提高地力的积极性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二是实施2024年中央粮油生产保障(小麦“一喷三防”)项目,项目资金81.2万元,采购了19万亩的农药、叶面肥,以“物化补助”的方式将农药发放到种植小麦农户、家庭农场等主体,有效降低了小麦病虫害损失,降低了小麦种植主体购药投入。实施2024年中央防灾救灾第三批资金(小麦“一喷三防”)项目,项目资金28万元,免费为南寨乡7个村、北洼乡4个村的2.8万亩小麦重大病虫害重发区域实施了“一喷三防”带药肥飞防,有效控制了小麦重大病虫危害,提到了小麦生产防灾减灾能力,保障小麦丰产丰收,增加农民收入。三是开展畜禽良种推广工作,截至目前,共提供优良种猪精液21000份,配种母猪10500头,受益农户大约650户,平均每头母猪补贴40元,共计农户直接受益42万元。为奶牛养殖场提供乳用牛性控冷冻精液5000支,每支补贴75元,共计使用性控冻精,减少支出37.5万元。为85家养殖企业发放“先打后补”专项资金126.2万元。提高畜禽品种的生产性能、适应性和免疫力,满足不同品种和不同需求方面的养殖需要,品种改良增加农民收入。三员补贴430人,共798840元,上半年共发放地力保护补贴全县15个乡镇279个村67858农户,面积278834.19亩。四是建立畜禽良种生产体系,包括生产、销售和服务三个环节,实现品牌化运营和市场化管理,提高畜禽良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加强畜禽良种管理和监督,保证良种产业化生产的质量和安全,推动畜禽产业的现代化和标准化管理。
二、扩大就业,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
牢固树立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抓好产业项目谋划、转化和实施,今年以来共有在库项目26个,计划投资总额3.87亿元。通过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、厕所改造、农村基础设施改造、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带动农民工1500余农民就近就地就业,人均增收9000余元。同时,实施项目企业优先雇佣脱贫户;优先流转脱贫户土地;优先购买脱贫户农产品,落实财政、金融、用地、人才等扶持政策,进一步形成创新带创业、创业带就业、就业促增收的良好格局。
三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
实施了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提升项目,改造设施面积4000平方米,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附加值,每亩增收 2000元。投资814万元的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建成投用,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2200亩,购置了加工设备、建成了仓储设施。通过项目建设,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,初加工车间及加工设备购置,仓储基地建设,实现了产地仓储初加工,促进了灵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,特别是对山区中药材种植起到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,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,实现了山区农民增收,山区综合亩产值3000元以上。
四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,提高科技文化素质,完善就业支持政策
一是2024年以来共举办了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示范培训班3次,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培训班2次,培训种植企业、农户196余人次。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预计在8月份完成培训350人。通过各种技术培训,统一了种植户思想,增加了种植信心,提高了种植技能。二是通过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政策,引导农村脱贫家庭(监测户)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,提高就业能力,增强内生动力。从而实现一人就业,全家稳定增收的目标。2024完成2023年秋季学期补助发放工作,共补助1036人,发放补助资金155.55万元。
五、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,强化对象监测和政策帮扶
支持脱贫人口和防贫监测对象发展产业,通过部门、乡镇和银行不断加大对村干部、驻村工作队、金融机构信贷员等的政策培训小额信贷政策,提高宣传讲解能力和水平。采取村大喇叭、墙体标语、发放政策明白纸、入户走访摸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,宣传解读小额信贷政策,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,应贷尽贷,同时做好风险防控工作。截至6月底,我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15笔、1024万元;办理贴息329笔、60.11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