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 >> 部门动态 >> 文章阅读
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
发布时间:2024-04-19    来源:     发文字号:
【字体: 】    打印

当前我县小麦正逐步进入孕穗期,小麦整体长势均衡,为小麦丰产打下良好基础。中后期田间管理要以提高粒数、增加粒重为核心,以预防倒伏和病虫害为重点,积极应对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,确保小麦丰产丰收。
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建议:
1、科学运筹水肥。一是浇好孕穗扬花水。对于春季第一次追肥,施肥量少的麦田,在浇孕穗扬花水的同时亩追纯氮2~3公斤,以促进小麦扬花授粉,力争粒数增加,同时有利于小麦灌浆和提高品质。春季第一次肥水亩追纯氮大于8公斤的麦田,可不追肥。春季总追施纯氮量控制在每亩8~10公斤为宜;二是群体过大的麦田,要加强后期防倒伏,避免大风天气前浇水;三是在小麦灌浆前期,如果持续干旱,要及时浇水补充墒情,确保小麦生长的水分供应。在灌浆后期避免浇水,以预防倒伏。
2、做好一喷三防。中后期小麦各种病虫害进入盛发期,是实施一喷三防的关键时期。一是在小麦抽穗至灌浆初期做好以条锈病、白粉病、麦蚜等病虫害为主的一喷三防综合防治,根据后续病虫发生情况适时开展第二遍防治;二是在小麦扬花期间,密切关注降雨天气过程,提前做好赤霉病的预防;三是针对后期干热风天气,可在灌浆期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水溶液,预防和降低干热风危害,延长叶片生长和籽粒灌浆时间,同时促进茎秆健壮。另外要及时拔除野杂麦和田间杂草,并带出田间处理。
3、抓好防灾减灾。由于今年小麦群体普遍较常年偏大,中后期重点关注大风倒伏等自然灾害。针对大风造成的小麦倒伏,一是小麦灌浆前发生的早期倒伏,通常植株可以不同程度地自然恢复;二是小麦在蜡熟期以前发生倒伏,因茎秆尚具曲折生长能力,切忌采取扶麦或捆把措施,以免扰乱“倒向”,使背地曲折生长习性无法发挥,反而造成进一步减产;三是蜡熟期后倒伏,方可扶麦或捆把,既便于机收,也可使麦穗雨后尽快晒干,防治籽粒霉变或穗发芽。
4、适时收获收储。一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进行收获,减少自然损失,确保颗粒归仓;二是提前做好小麦收割机的检修等准备工作,保证机具性能良好,减少机械损失;三是专用小麦品种收获时采取单收单脱、单晾单晒、单贮单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