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新闻中心 >> 部门动态 >> 文章阅读
农业农村局
技术建议(第十六期)
发布时间:2024-09-25    来源:     发文字号:
【字体: 】    打印

冬小麦播种技术建议

为继续保持小麦丰产稳产的良好形势,实现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,今秋种麦抓好播种环节,打好播种基础至关重要。

一、坚持原则

今秋种麦应坚持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匹配,地力水平与品种产量相匹配,早中熟品种与适宜播期相匹配,灌溉条件与抗旱节水性相匹配的原则。适期适墒晚播,强化精细精准管理,实现提质增产增效。全面推广普及高产节水抗逆保优技术,通过提高单产带动总产稳定增长。

二、小麦播种关键技术措施

1.优化小麦品种布局。根据生态条件、地力、生产水平和生产中表现,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,具有高产、稳产、节水、抗逆性强的品种。突出抓好节水、优质品种推广和配套技术落实。根据市场需求,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,推行规模化、标准化、订单化种植。

2.深翻(耕)精细整地。及时收获前茬成熟作物,趁秸秆含水量较高时进行粉碎。选择适宜农机具,秸秆粉碎1~2遍,作业后秸秆长度5~10cm为宜,3~5cm更佳,均匀铺撒于田间。结合旋耕或深翻整地,将秸秆均匀混入或埋入土层,全面提高秸秆还田作业质量;选用适配农机具开展深耕深翻作业。建议2~3年至少深翻一遍,起到改善耕层结构和压低病原菌、虫卵、杂草基数作用。深耕25cm以上,而后进行耙压,破碎坷垃,沉实土壤。示范推广使用无墒沟犁作业。根据墒情掌握精细整地时间,达到无明暗坷垃、土地平整、上虚下实。

3.精准科学配方施肥。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目标,优化施肥技术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结合土壤基础养分数据,确定氮、磷、钾、微肥的用量与合理配比,杜绝盲目乱用多用肥料,做到减量精准配方施肥。高产攻关麦田亩推荐底施纯氮8~11公斤,P2O5 7.5~9.5公斤,K2O 4~5公斤;中等地力麦田亩推荐底施纯氮6~8公斤,P2O5 7~9公斤,K2O 3~4公斤;沙薄漏地建议少量多次分施复合肥;缺钾麦田底施K2O增至5~7公斤,并适量增施锌肥。针对汛期降水充沛,养分淋溶量大的地块,适当增施底肥1~3成,利于培育冬前壮苗,争取春季管理主动。提倡增施有机肥,充分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资源,替代部分化肥,改善土壤结构,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。

4.种子包衣药剂拌种。对于种传、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偏重发生的地块,合理选择相应的杀菌剂、杀虫剂拌种,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和药剂拌种技术。根据往年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,可选咯菌腈噻虫胺、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、戊唑醇吡虫啉等药剂拌种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重的地块,可选三氟吡啶胺、丙硫菌唑·戊唑醇等药剂拌种。拌种时严格按照农药标签登记剂量使用,随拌随用,不宜久放。

5.四适播种提高质量。一是适墒。掌握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75%左右时播种;二是适期。我市适宜播种期在10月5日~12日,建议适期晚播,降低冬前旺长风险,最晚不晚于10月18日;三是适量。根据品种特性、发芽率、播种期和地力条件合理确定播种量。在适宜播期范围内,建议基本苗20万~25万;四是适深。播种深度掌握在3~5cm,适墒地块4cm最佳。欠墒地块不可盲目增加播种深度,应通过播后及时镇压,从而增加种子与土壤紧密度,促进快速出苗;晚播麦田切忌播种过深形成晚播弱苗。

6.播前播后适墒镇压。整地后选用专用镇压机进行播前镇压。播种时首选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镇压一体机,随种随压,沉实土壤、压碎坷垃,提高播种作业质量和土壤保墒能力,利于麦田抗旱抗寒。应用不带镇压器的传统播种机具的麦田,可在出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,进行专用镇压器镇压,重量控制在每延米150公斤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