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行政区划 >> 寨头乡 >> 文章阅读
水峪村村情简介
发布时间:2024-04-19    来源:     发文字号:
【字体: 】    打印

一、基本情况
水峪村位于灵寿县城西北深山区,距县城60公里。属2013年底脱贫村。全村1个自然庄,共有151户452人,党员43人,村民代表13名,农村优秀青年10名。村“两委”班子5人(支部3人,村委3人,交叉任职1人),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罗文学兼任村支部书记。辖区面积6.3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52亩,山场面积6600亩,目前村集体收入主要为征地补偿款。
二、主要工作
(一)多措并举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
结合我村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,让党员在活动中发挥作用,受到教育。开展了“党员挂牌”、“党员联户”、“党员双带”、“党员责任区”等活动,结合我村工作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先锋活力,为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谱写党建新篇章。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《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》重要讲话精神,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发展,水峪村村两委组织水峪村党员外出学习,先后去了西柏坡、塔元庄两地,开展学习教育活动,做到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进一步坚定会员不忘合作初心、继续携手前进的理想信念,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“。
(二)村级治理情况
强化宣传意识,注重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工具。利用大众传播工具进行我村村民教育,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,有效地加强了村民教育的影响力,扩大了覆盖面。同时,也利用树立典型,用本村村民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教育,让村民们看得见,学得着;采用对话、谈心等双向交流形式,使教育深入人脑,打动人心。
强化实际效果,确保我村村民教育工作得到加强。做好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双结合,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和耐心说理、平等讨论、互教互学的民主方式,激发我村村民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。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,表扬先进,树立榜样,同时选择反面典型,引导村民吸取教训,警戒自己,努力在村民中造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风尚。
以三治治村为抓手,扎实开展“村风大讨论”,继续做实“好人好事”收集和大喇叭广播,引导提升村民素质,制定水峪村新村规民约,严格执行“四议两公开一监督”工作制度。形成三治融合治理体系。
(三)产业情况
村集体主要收入为高速征地和大明川旅游开发征地。
2018年河北大明川旅游开发公司在我村投资开发,流转我村土地400多亩,解放劳动力100多人,现所有劳动力均在大明川和花溪谷干活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
(四)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
一是实现了道路硬化和亮化。村内所有入户道路和巷道全部硬化,安装了117盏路灯。二是铺设了村南污水管道500多米,修建了道路护栏800多米。三是安装了村标石一块。四是进行了旱厕改造和村容村貌美化,到目前为止共拆除旱厕135个,猪圈58个,已建成水冲厕113个。在村容村貌提升方面共动用人工1500多人次,勾机80个台班,铲车44个台班。建设了小游园2个,主路两边种植了海棠树以及各种花草。整理了路边小片闲散地并铺了砖,不仅美观还极大地便利了村民。村内环境得到很大提升。
农村美不美,环境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。下一步,我村将一以贯之、以点带面、提速增效,为构建美丽水峪村贡献力量。
(五)发展规划
随着河北锦绣大明川知名度的不断提高,结合各方优势,村双委定位发展农村旅游和农家院为本村乡村振兴的目标产业。以旅游业为突破点,打造旅游新概念,创建河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,以锦绣大明川项目相适应的联片区改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