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行政区划 >> 谭庄乡 >> 文章阅读
北谭庄村简介
发布时间:2025-04-10    来源:     发文字号:
【字体: 】    打印

一、村情概况
北谭庄村位于灵寿县北谭庄乡的核心地带,地处灵寿县城西北约25公里处,文山脚下,磁河东岸。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北谭庄村成为连接县城与周边乡镇的重要节点。丘陵地带。北谭庄村在区位和交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。其地处丘陵区但交通便利,与县城及周边地区联系紧密,为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文山位于北谭庄村北,是灵寿的历史文化名山。据传,西周初年周文王曾在此安营驻扎,因而得名。文山海拔546米,不仅自然风光秀丽,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文山是灵寿八景之一“文山晚照”的所在地,每当夕阳西下,晚霞映照山峦,景色格外迷人。此外,文山周边还有梁前沟水库等自然景观,水库碧波荡漾,与文山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共有463户、1602人,其中男性930人、女性672人,主要姓氏有靳、杨、乔。常住人口978人,其中60岁及以上344人占35.17%;劳动力278人占28.4%;18岁及以下356人占36.4%。外出流动人口625人,占全村人口38.9%,主要年龄段为18岁至50岁,主要流向和从事行业是:村民大多在县城、石家庄务工,主要从事建筑业、制造业、餐饮业和服务业。
二、主要工作
辖区土地总面积2.412(平方公里),其中耕地2800亩,人均耕地1.74亩。北谭庄的矿产资源以云母、钾长石等为代表,具有储量大、品质优、开发潜力大等特点。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,北谭庄村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,努力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。北谭庄村据传在战国时期,始有谭姓者从外地搬来居住,以其姓氏取名谭庄。后人口增多,分为两村,该村居北,以方位取名北谭庄。这一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村落的地理特征,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。北谭庄村及其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。例如,文山作为灵寿历史文化名山,史载灵寿八景第一景“文山晚照”即是此地。据传,西周初年周文王曾在此驻跸,而得山名;又据元代《正定府志》载,战国时,赵国灭中山后,在此山建有赵惠文王庙,故得名文山。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北谭庄村及其所在地区悠久的历史。北谭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1939年9月,八路军第120师在晋察冀边区进行了陈庄歼灭战,这是该师于1939年由冀中转移到晋察冀边区后进行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歼灭战。在这场战役中,北谭庄村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了重要的战场之一。晋察冀第四军分区5团曾在谭庄一带阻击日军,为陈庄歼灭战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北谭庄村及其所在地区作为陈庄歼灭战的重要战场之一,其红色文化遗迹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这些遗迹不仅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,也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、珍惜和平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村民自发组织在村中广场敲大鼓、扭秧歌欢度佳节。中药材:黄芩。村内种植150余亩;经济作物:花生,村内现种植500余亩,花生收货后村民自行销售;红薯,现村内种植50余亩。红薯收获后村民自行加工成红薯粉条售卖。本村境内有企业3家分别为华荣矿产品加工厂、灵寿县美恒建材有限公司、华荣矿产品加工厂。种植业以玉米、小麦为主,玉米种植2300亩、小麦种植850亩。